“周書記,您看這樣栽下去間距合理嗎?”“這片土要往里面靠,否則,運肥料的車進不來。”……3月10日,橫峰縣蓮荷鄉蔡家村水蜜桃扶貧產業基地一派忙碌的勞動場景,村民們來回穿梭,有條不紊地給桃樹搶施春肥。不遠處的紅梅基地,村支部書記詹進林、縣稅務局駐村***書記周積鳳陪同來自浙江金華的學寨苗業公司的老總朱學寨一行考察基地建設。
為加大脫貧攻堅幫扶力度,2018年,周積鳳與村兩委決定利用毗鄰赭亭山、荷博園等景區的地理優勢,引進浙江金華學寨苗業公司帶動村民發展果業、苗木種植產業,打造境內公路沿線的“花果長廊”景觀帶。基地種植了70畝水蜜桃,200畝紅梅、海棠、山茶等綠化樹種。專業化管護、公司化運營的模式解決了資金、技術和營銷難題,基地經營走上了“快車道”。
然而,一場疫情讓剛步入快速發展的基地遭遇始料不及的“寒流”:人員隔離,運輸阻滯,訂單取消……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基地生產營銷頓時陷入困境。疫情對扶貧產業帶來的打擊,讓周積鳳和村干部們心急如焚。2月中旬,早已按捺不住的周積鳳就帶領駐村工作隊員查看基地苗木長勢,入戶調查,了解村民的就業需求。他們一邊抓好疫情防控,一邊瞅準機會和金華學寨苗業公司聯系,請求他們盡快出手相助。2月24日,金華學寨苗業公司負責人朱學寨帶隊考察基地生產并商定擴投計劃;基地勞動力快速回流返崗,搶種、補植、施肥、剪枝等勞作全面鋪開,整個基地又恢復了往日的勃勃生機。
貧困戶徐華龍是村里的保潔員,復工伊始,每天干完手上的保潔活,他就扛起鋤頭到基地出工勞動。“一直盼著疫情早結束。現在又上班了,120元一天的工資,是基地讓我捧上了‘鐵飯碗’呢!”現場,20多名貧困戶都在忙碌著,為了新年新生活,他們鉚足了勁,干得熱火朝天。
朵朵桃花正吐蕊,“花果長廊”笑語歡。看到基地的紅梅、海棠、山茶長勢良好,正在考察的朱學寨十分高興,當即表示今年將繼續加大投資力度,擴大種植面積,增加種植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