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迎來豐收季,金燦燦的稻谷堆滿了村里的谷倉。“有了合作社的‘菜單式’服務,我今年輕輕松松種了260畝水稻,拋去投入成本,每畝純收入還有六七百元,真是省心又高效!”東鞏鎮上泉坪村村民但召貴剛賣完今年新收的稻谷,提到鼓起來的“錢袋子”,由衷地感嘆。
南漳縣是鄂西北山區縣,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說,人均耕地面積少,種田比較效益低。如何讓小農戶更多分享現代農業發展成果?南漳縣通過大力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社會化服務組織,加快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高效推進“菜單式”服務,實現農業降本增效、增產增收。
在上泉坪村,寨子米種植專業合作社推出的服務“菜單”里有“托管經營”“訂單收購”等多種模式,農戶們可以隨意選擇。“我們選的訂單種植,農資由合作社統一提供,需要耕地播種收割時,我們打個電話,合作社上門提供機械化服務,并負責托底收購。”但召貴說,今年自己訂單種植的優質長粒香稻,收購價2.4元/斤,比普通稻谷收購價高出一倍多。這樣的高效服務也較好地保障了合作社優質原糧來源。有了穩定的優質原糧,合作社積極對接科研院所,研發出低糖米、黑米茶、寨子米酒等新產品,2024年預計年產值超3000萬元,帶動1000多戶農民就業、創業,戶均年增收超萬元...[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