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下塘鎮省級指揮田百畝示范區水稻整齊一致、穗大粒飽、稈青籽黃,呈現一派豐收景象。10月27日,由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組織有關專家對示范區進行實產驗收。經機收測算,示范區平均畝單產達942.6公斤。
專家組成員查看水稻田間長勢和長相,一致認為示范區田間長勢均衡性好,穗數足、穗頭大、結實率高,經受住了今年孕穗期以來持續高溫、多次大風等惡劣天氣的考驗,能種出這樣的水稻,實屬不易。
技術團隊負責人、安徽農業大學教授武立權介紹:“針對安徽省水稻主產區農機農藝融合度低、產量不高不穩等問題,團隊從健壯群體塑造入手,開展多年攻關研究,實施了三大關鍵技術:一是通過稀播壯秧、精確密植等技術,構建適宜群體起點;二是通過緩混一次施肥、階段控制灌溉等技術,實現肥水靶向供給;三是通過外源活性物質調控等技術,保障高產穩產。集成了區域化農機農藝融合的水稻綠色抗逆高產栽培新模式,實現減肥10%、畝增產20%以上。”
“我承包土地種植水稻已有十來年時間了,早期缺乏種植技術、不掙錢。自從安徽農業大學水稻栽培團隊專家手把手指導后,水稻畝產由原先的500公斤提高到現在的800公斤左右,實現畝綜合節本增收300元以上。”長豐縣種糧大戶孟祥寶興奮地告訴記者...[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