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北縣地處祁連山麓余脈,是甘肅***的蒙古族自治縣,也是甘肅省面積***大的縣。全縣總面積6.67萬平方公里,其中,草地資源7000余萬畝。
近年來,肅北縣在嚴格執行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輪牧制度,認真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的基礎上,與甘肅祁連牧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建設肅北有機羊肉全產業鏈項目,應用北斗三代衛星通訊技術,通過微信“山下云上”小程序,可在線看到所有羊群的放牧軌跡,實現草原資源科學化監管,推動畜牧業發展與草原生態保護協調共進。
由于草場隨山地海拔高度不同而具有分帶性,牧民們世世代代形成了四季遷徙游牧的方式。轉場時,牧民們帶著生活用品,趕著畜群一起遷移,逐水草輾轉而居。“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是草原牧民千百年來根植在血液中的記憶。以前的遷徙,是對大自然的敬畏與妥協;而今,“轉場”卻是人們主動維護草原生態平衡的舉措。
“現在我們從秋季草場搬遷冬季草場,轉場的路途有點遠,有些地方是沒有信號的,我們牧民之間聯系很不方便。現在政府給我們發了手持機,相互溝通方便多了。我們這里屬于高寒地區,大霧天氣比較多,通過手持機可以清楚看到我們的羊群在啥地方,還可以看到轉場前方的地形、路線。”肅北縣石包城鄉哈什哈爾村牧民蒙克巴特爾說。
智慧牧場項目給牧民配發的北斗手持終端機為牧民提供了極大便利,穿過沒有信號區域時,牧民可以隨時與其他手持機使用者或者鄉政府取得聯系,手持終端機中內嵌的北斗放牧App還能為牧民提供定位坐標、前方地形,使牧民的轉場之路更加安全、更加省時。
“肅北智慧牧場項目通過為牧民配發手持機、為羊群戴上智能項圈、為牧羊植入芯片,研發配套的后臺管理系統,基本實現了全程化數字化在線管控,為生態保護提供有力抓手。牧民通過衛星定位放牧,讓消費者足不出戶通過手機App、小程序就能看到羊生活在哪里,每天走了多少里路,用科技架起與消費者溝通的橋梁。祁連牧場為幫助牧民長遠增收,將肅北羊肉與全球十余個知名產區高檔羊肉進行全面營養鑒定對比。經鑒定,肅北羊營養含量居產區前列,與180天育肥羊不同,肅北羊采用365天四季放牧,富含不飽和脂肪酸、EPA、DHA等成分。同時,我們構建了產品場景化、便捷化營銷模式,通過精心打造的體系,為消費者提供***體驗,推動肅北羊走向大城市餐桌,為牧民增收助力。”肅北智慧牧場項目負責人陳倩介紹說...[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