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環青海湖地區的燕麥飼草迎來豐收,一片片燕麥田在藍天白云下格外耀眼。當地農民利用現代化農業機械加緊收割,確保為牲畜儲備充足的過冬“口糧”。燕麥收割現場,收割機、摟草機、打捆機等機械在田間來回穿梭,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共和縣是青海燕麥種植優勢區域,年種植面積達數十萬畝。燕麥主要用于舍飼圈養和抗災保畜,對發展高原特色畜牧業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海北綜合試驗站和國家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海東綜合試驗站的不斷推廣,當地燕麥飼草種植技術得到顯著提升。海北綜合試驗站在共和縣連續兩年開展燕麥飼草高產栽培技術試驗示范,成功篩選出適宜種植的燕麥品種“青燕3號”,有效提高飼草產量和品質。
共和縣燕麥生產不僅有良種,還有良機。收割機、摟草機、打捆機等現代化農業機械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減輕了農民勞動強度。收割完成后,農民會將燕麥飼草進行青貯處理,以保留其營養價值并延長儲存時間。青貯是一種將新鮮飼草切碎后壓實密封,在厭氧條件下發酵制成飼料的方法。這種方法不僅保留了飼草中的大部分營養成分,還提高了飼料的適口性和消化率,是冬季重要的飼料來源...[查看原文]